时间:2022-12-13 16:46:20 | 浏览:1492
刷抖音时,人们时常会看到塔罗牌的视频,登上微博也能看到不少星座分析……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些看似兴趣爱好的小视频、微博背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算你的姻缘,挣我的钱;测你的运势,提高公司的利润。传统算命已经从村口算命先生的“单打独斗”进化到企业化、产业化阶段。是谁催生了算命产业化?记者进行了调查。
算命3.0版,赚钱更快
日前,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星座,看到各类话题不计其数。一个号称星座官网的账号粉丝量达到4400多万,不亚于一些明星,还有的星座话题有102.9亿的阅读量,热度数年不减。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有流量就有钱赚。”一名在微博上坐拥10万粉丝的塔罗牌师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多名星座、塔罗牌等新型占卜的业内“大师”、高校专家了解到,算命占卜经历了“街头算命—网络算命—企业化算命”的发展变化。
记者在一款由北京某公司开发经营的八字算命大师在线咨询平台看到,界面中包含婚恋情感、事业财运、命运详批等咨询项目。记者随机点进“婚恋情感”栏目,“大师”收费在138元至498元不等。“接单”最多的“大师”自2017年入驻以来共接到了3128单。
企查查数据显示,以“风水”“算命”“星座”等为业务的企业达到数百家。据金融服务信息平台“投资界”不完全统计,近20家占卜命理类产品在2014年至2019年获得融资。对外披露的数据显示,获得千万元以上融资的项目有9个。
一名算命师告诉记者,资本的介入让算命在新媒体时代更好宣传与推广,更精准地投放到目标受众手机上,更快地赚钱。实质上算命的门槛并不高,有的塔罗牌师只需自学半个月,就能在朋友圈“上岗”。而在网络技术的加持下,有的算命师甚至只要结合个人信息,系统可自动生成“个人运势”等情况,“结合顾客的生活背景,套用一些行话,不需要任何成本”。
年轻人到哪里,算命跟到哪里
记者梳理发现,与传统算命骗老年人不同,多家算命企业选择依托抖音、快手、公众号等新型媒体,面向年轻人的兴趣点和困惑,一茬茬收割“韭菜”。
移动推广数据分析平台“七麦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苹果应用市场关于命理学的应用程序多达227款。以星座分类中下载量排名第二的“测测星座”为例,用户群体年龄在16岁至28岁之间,最为集中的是23岁。
占星师“沉默螺旋”告诉记者,从业5年来他在微信上接待近千名咨询者。“疫情前,咨询的多是30岁左右的女性,近七成是咨询情感和家庭;疫情后,前来咨询的学生数量激增,特别是9月至10月的招聘季,学生更多。”
新型算命往往打着“文化”“科学”的幌子,迷惑了不少年轻人。一款名为“灵占算命”的平台界面显示:本平台产品均依据中华传统文化衍生而来,仅做娱乐使用。但在应用市场上该App获得4.3万个评分,App界面上写着“99%的用户认为测算准确”。
除了通过新型媒体吸引流量外,算命师们也擅长利用心理学来骗取消费者的信任。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认为,许多算命师通过模棱两可的描述让人对号入座,但其实这段描述适用于很多人。
以某短视频平台上一名测试“你与他是否前缘已尽”的塔罗牌师所使用话术为例,塔罗牌师告诉屏幕对面的人,对方的心里还是有你的,是你们的沟通方式出现了问题,生活中的细小摩擦让你们的心里都有很多委屈。在点出问题后,再适时提出“若想寻求解决之道,欢迎添加微信进行详细咨询”的邀请。一名塔罗牌师告诉记者:“其实很多人的感情问题都会有这个原因,但为了复合,总会有人愿意选择付费继续咨询。”
别在该奋斗的年纪当了“韭菜”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肖雪萍介绍说,年轻人正值拼搏奋斗的人生阶段,如果长期沉迷网络算命,在该努力的时候选择了等待“命运”安排,不仅会错过个人成长机会,也是时代的损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难处。面对学业、就业等压力,这代年轻人要选择迎接挑战,而不是退缩,更不能迷信。”东北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韩传喜说,年轻人思想活跃,对星座、塔罗牌等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是正常现象,但要避免沉迷其中,坚持奋斗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多位律师表示,网络不能成为滋生封建迷信死灰复燃的土壤。相关部门多次开展的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中都将“封建迷信”作为负面有害信息进行整治。
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规定,提供的网络服务、信息是宣扬封建迷信的,属于违规行为。若以骗取钱财为目的,侵害他人的合法权利,则涉嫌违法犯罪。
早在2019年,国家网信部门查处“存在导向严重偏差”等问题的“七非免费电脑算命”“最星座”等占卜网站。多位专家认为,对于一些宣传迷信思想、欺骗钱财的公司要严厉查处,引导网络空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网络生态环境。(记者王井怀、梁姊)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6月20日,众为资本宣布募资超10亿人民币基金,出资方包含国家级母基金、顶级机构投资人、家族办公室以及分众传媒、金达威集团等众多产业出资人,本支基金将延续“科技产业”投资策略,沿着产业科技投资脉络,深耕数字经济、硬科技、消费及出海赛道,聚焦投资科技驱动的成长期优秀公司。
不过,当前科技领域也出现早期投资扎堆、过早推高估值、投资人踩进投资“坑”的情况,可见做好“投早投小投科技”并不容易。这样的例子令我们非常吃惊,因为以前产业资本很少投到这么早期,这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整个市场和资本都在往前走。
昨日上午,全市重点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区市政府(管委)主要负责人、签约企业代表齐聚线上线下,共同探讨烟台招商引资发展之路。香港科盈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佳枫也表达了对烟台营商环境的肯定。
对此,凯联资本8月17日发表观点表示,由外资厂商和内资厂商共同服务的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形成类似于以往消费电子产业的供应商格局。凯联资本产业研究院院长由天宇称,汽车智能化相关产业链的高成长性,主要是由低渗透率提升叠加造车新势力带来的“智能化竞赛”所共同驱动。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黎南茜杜佳徽游智超见习记者盘瑶实习生唐雨)8月18日,由中共南宁市委网信办主办,南宁市互联网舆情中心、广西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2022年“网友看南宁”系列——“聚集南宁重点产业发展”主题活动举行。
新华社上海8月20日电(记者杨有宗)记者20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成立满3年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在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推动临港新片区在新起点迈出新步伐,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
在制造业方面,增长极功能显著增强,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张宏韬说,“面向未来,临港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上海将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聚区、打造新兴产业改革发展的创新试验区、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区三个方面重点支持。”
南都讯 记者 卢亮 深圳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又有新风口,万亿级赛道显现。8月16日,2022“氢20国际氢能产业领袖(深圳)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峰会围绕“氢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氢能前沿基础技术研究、布局建设氢能创新载体、业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因先后入股增资A股上市公司中国宝安,深圳国资再次被推到聚光灯下。今年5月,深圳国资通过旗下投资平台——深圳市承兴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承兴投资”)和深圳市鲲鹏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鲲鹏新产业”)在二级市场上增持中国宝安
南都讯 记者卢亮 深圳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又有新风口,万亿级赛道显现。8月16日,2022“氢20国际氢能产业领袖(深圳)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峰会围绕“氢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氢能前沿基础技术研究、布局建设氢能创新载体、业界